疯狂的兔子

在线征集建文史料,如果你有关于建文史料的信息,请私信我,将予以重谢
现缺:
虞浩旭《天一阁藏明代政书珍本丛刊》第五、六册
王兢《建文改制研究》
符验、黄佐《革除遗事(十六卷版)》
川越泰博《明代建文朝史の研究》
张紞《鶠菴集》《冢宰文集》
王钝《野庄集》
《鹤岭戴氏六修族谱》(戴德彝)
《营山王氏族谱》(王艮)
高逊志《啬斋集》/《啬斋遗稿》
黄湜《黄忠慤公遗稿》
《卢黄合编》(黄湜)
希望各位能支持我,帮助我收集建文史料的信息,谢谢

建文元年乡试与二年会试题目

建文元年乡试题目,摘自《建文元年京闱小录》

第一场:

四书义

一、行夏之时,乘殷之辂,服周之冕,乐则韶舞。

一、亲亲而仁民,仁民而爱物。

一、可以托六尺之孤,可以寄百里之命,临大节而不可夺也。君子人与?君子人也。

易义

一、六四,中行独复。象曰:中行独复,以从道也。

一、雷在天上,大壮。君子以非礼弗履。

一、彖者,言乎象者也。爻者,言乎变者也。吉凶者,言乎其得失者也。悔吝者,言乎其小疵也。无咎者,善补过也。

一、知变化之道者,其知神之所谓乎?

书义

一、帝德罔愆,临下以简,御众以宽。罚弗及嗣,赏延于世。

一、俊乂在官,百僚师师,百工惟时。抚于五辰,庶绩其凝。

一、惟木从绳则正,后从谏则圣。后克圣,臣不命其承。

一、五者来备,各以其叙,庶草蕃庑。

诗义

一、俞谟定命,远犹辰告;敬慎威仪,维民之则。

一、既明且哲,以保其身。风夜匪懈,以事一人。

一、缁衣之宜兮,敝,予又改为兮。适子之馆兮,还,与授子之餐兮。

一、南山有杞,北山有李。乐只君子,民之父母。乐只君子,德音不已。

春秋义

一、公会晋侯、宋公、卫侯、曹伯、莒子、邾子、齐世子光、滕子、薛伯、杞伯、小邾子伐郑,戍郑虎牢(襄公十年)。公会晋侯、宋公、卫侯、曹伯、齐世子光、邾子、滕子、薛伯、杞伯、小邾子伐郑,会于萧鱼(襄公十一年)。

一、有年(桓公三年),大有年(桓公三十六年)。

一、公会晋侯、齐侯、宋公、蔡侯、郑伯、卫侯、莒子盟于践土,公朝于王所(僖公二十八年)。公会晋侯、齐侯、宋公、蔡侯、郑伯、陈子、莒子、邾子、秦人于温,公朝于王所(年同)。

一、得宝玉大弓(定公九年),齐人来归郓、欢、龟阴之田(定公十年),公围成,公之自围归(定公十二年)。

礼记义

一、三年耕,必有一年之食;九年耕,必有三年之食。以三十年之通,虽有凶旱水溢,民无菜色。

一、是故礼者,君之大柄也。所以别嫌明微,傧鬼神,考制度,别仁义,所以治政安君也。

一、大乐必易,大礼必简。乐至则无怨,礼至则不争,揖让而治天下者,礼乐之谓也。

一、君为正,则百姓从政也。君子所为,百姓之所从也。

第二场:

论:

文武并用论

诏:

汉文帝举贤良方正,能直言极谏者诏(二年)

诰:

唐太宗以魏征为侍中诰(贞观七年)

表:

唐房玄龄等上高祖今上实录表(十七年)

判语:

一、出使不复命

一、漏用钞印

一、诈冒给路引

一、出纳官物有违

一、私借官车船

第三场:

策五问

一问:

自昔有天下者,各有所尚。夏之忠,商之质,周之文,其尚各殊,其人君故欲以所尚率天下乎?抑因时势人情之自然而从之乎?三代以降,若汉唐宋,传国皆数百年,其所尚亦可推而知乎?或谓西汉尚经术,东汉尚风节,二者果孰优乎?宋道术文章名于世,非东汉所及,而风节之美,乃有愧于东汉,何耶?唐世忠臣节士,后先相望,或以为太宗好谏诤,故感发使然,其果然欤?然则欲变风俗,使尚忠义、有节操,盖为治之急务,行何道而可以致之欤?顾明言之。

二问:

为治者固不可先利,而食货不可阙然。孔孟言治道必首仁义,岂仁义固有自然之利欤?后世以圣贤之说为迂,然求利太深者,必失其利,岂非专利者必有害欤?汉文帝在位二十三年,免租之诏屡见,而除田租不征者十有一年,宜其贫也。而太仓有腐粟,钱贯朽而不可较,国与民皆富,何欤?武帝之时,言利至详,国不富实,海内虚耗,又何欤?圣上嗣位,取法汉文,免田租,除逋负,恩惠至厚,抑富民足国之方尚有可言欤?

三问:

董子曰:“郡守、县令,民之师帅。”人君爱民,必慎择守令。汉之时如龚遂、黄霸之为守,卓茂、鲁恭之为令,皆然表见称于史。贤才代不乏人,使诸君子任铨选之职,果何法而尽得龚、黄、卓、鲁其人以任郡县之寄乎?使诸君子将有郡县之寄,果何为而可以如龚、黄、卓、鲁之为乎?他日之设施,即今日之所蕴蓄也,顾陈其说。

四问:

三代之盛无他,民皆田以衣食,而又能教之而已。后世野有旷土,民多游手,自何时而使然欤?三物之教不行,而俗坏风颓,自何时而始变欤?夫欲俾四海之内无不耕之田,无不富之民,无不美之俗,何为而可臻此?诸生学乎古,将以行诸今也,其可不悉心以对欤?

五问:

《诗》、《书》、《春秋》言三代用兵著矣,然未尝言养兵之费,何也?其寓兵于农而然欤?其法今可得而考欤?汉唐兵、宋之兵班班见于史传,言养兵者有矣,或谓惟唐府兵之法最善,其尚可考而足法欤?今天下之财匮于养兵,欲减兵则恐守备或阙,欲令兵兵田自食,则病于无田,或有田而相去之远也。果行何法而可使民财富、兵食足、国家享安平之福欤?有志之士幸相与言之。


建文二年会试题目,摘自论文《明代建文二年庚辰科进士群体研究》中《会试录》

第一场:

四书义

一、事君,敬其事,而后其食。

一、孔子之谓集大成。集大成也者,金声而玉振之也。

一、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:其行己也恭,其事上也敬,其养民也惠,其使民也义。

易义

一、乾道变化,各正性命,保合大和乃利贞,首出庶物,万国咸宁。

一、日月丽乎天,百谷草木丽乎土,重明以丽乎正,乃化成天下。

一、乾知大始,坤作成物。乾以易知,坤以简能。

一、九二,在师中吉,无咎,王三锡命。象曰:在师中吉,承天宠也。王三锡命,怀万邦也。

书义

一、惟王不迩声色,不殖货利,德懋懋官,功懋懋赏。用人惟己,改过不吝,克宽克仁,彰信兆民。

一、明王慎德,四夷咸宾,无有远迩,毕献方物。

一、野无遗贤,万邦咸宁。稽于众,舍己从人,不虐无告,不废困穷,惟帝时克。

一、居上克明,为下克忠,与人不求备,检身若不及,以至于有万邦。

诗义

一、蓼彼萧斯,零露渭兮。既见君子,我心写兮。燕笑语兮,是以有誉处兮。

一、比于文王,其德靡悔。既受帝祉,施于子孙。

一、无封靡于尔邦。维王其崇之,念兹戎功,继序其皇之。

一、思乐泮水,薄采其芹,鲁侯戾止,言观其口。其旃筏莅,鸾声哕哕,无小无大,从公于迈。

春秋义

一、单伯会齐侯、宋卫公侯、郑伯于鄄(庄公十四年)。齐侯、宋公、陈侯、卫侯、郑伯会于鄄(庄公十五年)。会齐侯、宋公、陈侯、卫侯、郑伯、许男、滑伯、滕子,同盟于幽(庄公十六年)。公会齐侯、宋公、陈侯、郑伯,同盟于幽(庄公二十七年)。

一、齐仲孙来(闵公元年)。齐高子来盟(闵公二年)。

一、楚屈完来盟于师,盟于召陵(僖公四年)。齐侯使国佐如师。及国佐盟于袁要(成公二年)。

一、公会齐侯于夹谷(定公十年)。齐人来归郓、欢、龟、阴田(定公十年)。叔孙州仇帅师堕邱,季孙斯、仲孙何忌帅师堕费(定公十二年)。

礼记义

一、礼乐刑政其极一也,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。

一、王者功成作乐,治定制礼。

一、立爱自亲,始教民睦也;立敬自长,始教民顺也。

一、礼节民心,乐和民声,政以行之,刑以防之。礼乐刑政四达而不悖,则王道备矣。

第二场:

论:

大一统论

诏:

汉文帝求直言极谏之士诏

诰:

唐韩愈授京兆尹兼御史大夫诰

表:

唐张九龄拜中书令谢表

判语:

一、因公擅科敛

一、风宪官吏受赃

一、在官求索借贷人财物

一、罪人拒捕

一、知情藏匿有罪

第三场:

策五问

一问:

舜禹之事见于经,其授受之际详矣。而《传》称舜既老而南巡狩,至于苍梧之野,其地去中几万里。何圣人之不惮烦欤?且舜既以天下为禹矣,何为而复躬出巡于外欤?舜之年己有百余岁矣,禹宁忍使舜跋履山门之险远欤?圣人之事,学者所宜知也,愿相与讲之。

二问:

天下之事有似缓而实急者,其惟教化乎?教化明则风俗厚,风俗厚则礼义兴。民德归于厚矣。唐虞三代之世,治隆于上,俗美于下,其所以致雍熙泰和之盛者,果何道而致之欤?今圣天子宵旰图治,好生之德洽于民。明良相遇,千载一时,伊欲正人心、厚风俗,跻斯民于雍熙泰和之域,使人人有士君子之行,设施之道,其要何先?诸君子抱经济之才,明体用之学,行将大用,化民成俗之方,愿闻其说。

三问:

古者用兵之学在乎将帅得人,将得其人则料敌制胜,风驱电扫,所向莫之能御也。稽之两汉唐宋,有智将勇将,有重望之将,有仁义之将,具载方册,可得而枚举欤?当其用兵行师,严纪律,知合变,战胜攻取,其皆熟于韬略也欤?今之良将,即古之良将,其用兵也,智勇兼全,有奇有正,若之何而战必胜,攻必取,如古良将之立功也欤?诸君子文事武备韬略之书亦尝讲之,究古之法为今之用,其悉陈其方略。

四问:

自昔用人之法,成周有乡举里选,汉有贤良孝弟等科,逮夫唐宋,始设科以文艺取士,果何代之法为最欤?我朝用人有科举之令,有胄监之选,有材干之贡,三者果孰为尽善而可以行之欤?若夫选举考核,历代各有其法,其详可得而悉闻欤?抑可施之于今欤?愿闻其说。

五问:

成周寓兵于农,比闾族党之民,皆伍两军旅之师。汉唐寓农于兵,起田间者为吏卒,罢卫士者业农桑,若府兵更番之制是也。至于后世籍民为兵,蠲其租徭,给以弓矢,训练而简阅之,亦获用于当时。我朝以神武定天下三十有余年矣,兵力之强,方于成周,汉唐宋之遗制亦有同欤?其设施措置之方,抑有可言者欤?愿闻其说。

评论

热度(7)
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